【环球时报记者 苑基荣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张静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黄东日】“美国总统拜登9月10日拜访越南,越南制作业能代替我国吗?”“印度打开双臂欢迎脱离我国的企业家!”“我国的‘失’便是墨西哥的‘得’。”西方媒体最近十分热心议论“我国+1”——也便是印度、印尼、越南、墨西哥等国是否将代替我国、成为“国际工厂”的论题。国际银行行长、印度裔美国人阿贾伊·班加7月访印时也呼喊要捉住“我国+1”的时机,并提示窗口期“只要3到5年”。但是,抱负和实际之间会有较大的距离:哈佛商学院等高校的美国经济学家8月下旬发布的陈述闪现,美国或许终究无法削减对我国供应链的依托;有印度媒体直言,“咱们未能招引更多外国直接出资”;越南前工贸部官员清晰表明,越南制作业开展并非“攫取了美中交易战的盈利”;一些韩国媒体也着重,“我国+1”并非是让在华跨国企业将工业链供应链全盘迁出,“不能抛弃我国这个最大商场”。
8月30日,在越南永福省一家外资企业的工厂里,工人们正忙着拼装摩托车。(视觉我国)
印度的一致:有时机从“我国+1”中获利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荣休教授查尔斯·古德哈特曾说过,曩昔30年西方国家依托将出产基地移往我国并取得许多廉价产品,让本国的消费物价年平均涨幅仅在1.5%左右。不过,在从我国获益的一起,发达国家也在策画“B方案”。有专家研讨称,“我国+1”开端由日本在21世纪初提出,最近几年受我国本乡制作本钱上涨、美国挑起的对华经贸冲突加重以及疫情冲击,一些美欧企业开端寻觅我国以外的国家出资、建厂,以削减对我国供应链的依托。
4月底,美国米尔肯研讨院举办的一次年度会议招引了全球商业首领和出资者,美国金融动乱冲击国际经济是首要论题。而《日本经济新闻》的相关报导把焦点放在了“印度和印尼正用‘我国+1’加大招引全球出资者”上。有印度企业家表明,印度正在阅历“我国时间”,中美交易严重等要素正使部分跨国公司将出产迁出我国,或许至少涣散出资,而印度是它们的首选。美国主办方也以为,“假如印度捉住时机,能够做得比我国更好”。
实际上,印度国内对“我国+1”的重视一向许多。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国务部长拉吉夫·钱德拉塞卡在2022年11月班加罗尔科技峰会上宣告说话时表明,一些国际企业的“我国+1”战略使印度处于优势位置。
本年7月,新任国际银行行长阿贾伊·班加(中文名彭安杰)访印时也表明,“印度现在便是要捉住‘我国+1’的时机,这个时机不会继续10年,只要3到5年。”世行行长的此番表态和提示引发印度媒体的热议。印度《经济时报》报导称,“我国+1”是印度的远大抱负。《印度教徒报》题为《印度能否捉住“我国+1”的时机?》的文章称,“依据越南的经历,印度能够捉住这一时机”。“clearias”网站题为《“我国+1”战略:印度的时机》的文章称,跟着越来越多企业寻求供应链多元化,印度有时机从“我国+1”战略中获利,“许多跨国公司最近宣告增加在印度出资,进一步增强了这一主意”。该文还特别说到,印度的地理位置为跨国企业进入南亚和中东商场供给了时机,印度中产阶级日益壮大和不断增强的购买力也让跨国公司有爱好在该国开展业务。
一家总部坐落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名为“商场规划”的网站写道:“印度凭仗其巨大的劳动力规划,常常被视为‘我国+1’战略的潜在竞赛者。”有印度裔IT业精英在承受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采访时表明,印度具有人口盈利,特别是IT人才多,因而具有后发优势,假如印度未来10到20年将这些潜力发掘出来,会成为一个制作业大国,这是跨国公司看好印度的当地。日本野村证券来自印度的经济学家也以为,正在迎来“我国+1”时机期的印度和东南亚将成为未来10年的首要增加动力。
本身短板太多约束印度
为捉住“我国+1”,印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行动,包含出产挂钩方案、税收补助等。印度已签署13项自在交易协定和6项优惠交易协定,并正在与加拿大、英国和欧盟进行谈判。在印度政府自动策划和西方大力推进下,“我国+1”给印度带来了必定的实惠,特别是以“果链(苹果公司全球供应链)”为代表的电子制作业快速开展。印度“mbauniverse”网站文章称,印度纺织、金属、化工、制药和半导体等多个职业都将从“我国+1”中获益。
我国现代国际关系研讨院南亚研讨所履行所长楼春豪告知《环球时报》记者,印度相关工业重塑取得必定开展,特别是使用中美交易冲突、台海形势严重等地缘政治要素,招引部分外资企业赴印出资。
不过,包含印度媒体在内的一些国际媒体也意识到,限于本身短板太多,“我国+1”给印度带来的时机有限。英国《金融时报》8月16日刊文称,从富士康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半导体项目遇阻能够看出,虽然一些企业有意推进“我国+1”完成供应链多元化,但却无力经过“我国+1”再打造一个比肩我国的全球制作中心。
印度“clearias”网站文章在议论印度优势的一起也说到跨国企业在印度要面对的许多应战:杂乱的官僚程序和税收制度;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落后;土地征用问题,特别是企业或许会面对当地社区的阻力;职工的训练和技术训练投入过大;文明和言语差异等等。文章还称,“我国+1”中的“1”并非只要印度,也或许是“我国+N”,其间的抢手目的地有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等东南亚国家,这些国家劳动力本钱低,出资鼓励办法也有招引力,这让印度各界对怎么捉住这一时机发生必定焦虑。现在来看,在机械制作、轿车和电气设备等职业,墨西哥、越南等国成为“我国+1”的显着获益者,印度并没有从这个战略中取得客观的收益。原因之一是印度对全球价值链的参加度不断下降,相关交易方针更为严厉,有的动机也并非出于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希望。假如印度不改动其现有交易战略,就无法从“我国+1”中获益。
印度“商业国际”网站一篇题为《印度未能借力“我国+1”战略?》的文章以为,虽然资源足够,但印度未能很好地使用“我国+1”。印度国会商业小组本年3月的陈述称,印度未能为“我国+1”战略发明活跃形象,这对印度是一个冲击。
楼春豪以为,印度想从“我国+1”中极大获益面对一些固有应战,特别是本身民族主义经济方针取向、营商环境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掣肘、来自东南亚经济体的竞赛等,都会影响其相关方针的效果。在他看来,越南、印尼、印度等国未来有潜力成为全球工业链和供应链的重要支点,但假如西方国家将过多泛政治化要素和阵营对立思想掺杂进来,成果会拔苗助长。因而,我国不用过于忧虑“我国+1”或“我国+N”带来的冲击,而是应致力于转型晋级和科技立异,推进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开展。
“闷声发财”的越南,劳动力薪酬也在上涨
与我国山水相连的越南被以为是受惠“我国+1”较早、获益也较大的国家。我国第一波制作业外迁潮是纺织业和家具制作业,越南是首要接受国。自2005年起,我国一向都是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比例最大的国家,但是自美国2018年挑起对华交易战后,包含一些我国企业在内的国际服装企业开端在越南建立出产线,敏捷提升了该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才能和竞赛力。现在,越南最大的服装和纺织品进口国是美国。2022年越南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额高达440亿美元,其间出口美国占50%以上。2020年,越南还代替我国,成为美国的最大家具出口国。紧接着是一些大型电子企业也从我国外迁到越南。据越南媒体报导,韩国某企业曩昔曾在我国出资近百个出产和出售企业、多家研讨所和70多个办事处,雇员近18万人。但近10年来,该企业转向越南,并计划在当地建起东南亚最大的研制中心,为超越10万人发明就业时机。
8月30日,在越南永福省一家外资企业的工厂里,工人们正忙着拼装摩托车。(视觉我国)
但是,关于“我国+1”给越南带来的时机与实惠,越南媒体及学者好像并不认同,《环球时报》特约记者查阅近年越南媒体,鲜有关于“我国+1”的报导。曾任越南工贸部亚太司副司长和驻华大使的陶玉章告知记者,越南最近10年制作业迅猛开展,首要得益于本国不断改造敞开和下大力气优化出资环境,以及自然资源条件的优胜和劳动力资源的勤勉,并不像外界所说的是“攫取了中美交易战的盈利”。
本年5月,《环球时报》特约记者赴越南调研以电子职业为主的外资企业时了解到,当地人的薪酬也在不断上涨。现在,企业普通职工月薪约合3000元人民币,白领月收入5000元至6000元人民币,高管在1万元至1.5万元人民币之间。
本年上半年越南经济下滑时,一家韩国闻名手机制作企业也存在裁人、减产的现象。跟着出资增多,越南经济复苏的痕迹现已闪现。据越南海关总署的计算,8月上半月出口额超10亿美元的四大产品类是:手机和配件(24.2亿美元);电脑、电子产品及配件(23.8亿美元);纺织品(15.5亿美元);机械、设备、东西、零配件(15.3亿美元)。在《环球时报》特约记者看来,“闷声发财”确实契合越南人的性情,此外,这个东南亚国家开展的决心也很足。越通社报导说:“虽然在全球经济困难重重的布景下,越南经济增速放缓,但经济体现比国际其他国家杰出,被外国出资者视为制作业范畴具有招引力的目的地。”
韩国媒体:还没有能代替我国的“国际工厂”
“东南亚国家的人工费在敏捷上涨,现在没有能担任‘国际工厂’重担的国家。”韩国《朝鲜日报》近来报导称,在越南胡志明市运营一家服装厂的英国人诺里斯正为当地20多岁的年轻人常常辞去职务而苦恼,即便他进步薪水也难以留住他们。文章以为,包含我国在内的广阔开展我国家人工费和福利开销越来越高,依托低人力本钱和大规划出产的“出产基地型国家”越来越少。
文章称,我国2019年人均GDP打破1万美元后,职工薪酬水平上涨,许多外国企业开端转移阵地,越南、印度、印尼、墨西哥等国一度被外界看好,但现在看这些国家若想成为“国际工厂”都有显着的局限性。对人口大国印度来说,还难以承当“全球出产基地”的效果,“由于两极分化的教育水平和恶劣的基础设施环境,都拖住印度制作业的后腿”。韩国对外经济方针研讨院印度南亚研讨组组长金正坤表明,印度劳动力呈现两极化现象,有受过杰出教育的IT从业者,更有许多教育水平低下的普通劳动者。印度现在40%的路是没有硬化的土路。印度GDP中制作业所占比重2010年为17%,到2022年反而让步到13%。这家韩国媒体还说到,国际人口第四大国印尼面对类似的应战,57%的劳动者学历仅为中学毕业。该研讨院副研讨员洪成佑以为,墨西哥与亚洲和欧洲的联络相对松懈,仅与美国和加拿大联络亲近,因而要成为“为全国际出产的国家”难度较大。与此一起,与美加绑缚而成的《北美自在交易协定》正成为影响墨劳工薪水上升的重要原因。
韩联社8月下旬刊文称:“我国仍是国际最大商场,韩国交易协会研讨员以为,韩国与其抛弃我国这个最大商场,不如一起协调好我国商场供应链和非我国商场供应链的二元化战略。”有的韩媒还征引剑桥大学一位学者的话说,“新冠疫情完毕后,其他国家能否顶替我国‘国际工厂’的位置仍是个疑问”。
摘 要
面对日渐杂乱的科技牛演绎,咱们以2008-2009年的手机行情、2013-2015年移动互联网行情和2020-2021年的新能源行情为参阅,并基于此提出了后续科技行情或许的演绎办法。
►微观环境:经济筑底,方针发力
纵观三轮科技牛,其强势行情均发生于“经济筑底,方针发力”的阶段。详细而言,政府均推出活跃的财务方针&宽松的钱银方针,并出台了清晰支撑科技工业打开的方针。这一系列方针使得企业运营压力缓解,更有动力扩展本钱开支,然后测验研制新技能的企业越来越多。
►工业打开:“海外映射-本乡化-不知道范畴”三阶段
纵观三轮科技牛,中心工业根本沿着“海外映射-本乡化-不知道范畴”三个阶段打开。
2009-2010年手机行情:苹果手机鼓起,带动A股的苹果链行情(海外映射)。随后,国产智能手机品牌接连呈现,国产手机商场迎来“破壳期”(本乡化)。不过在2011-2012年,国产手机商场堕入价格战的泥潭,行情以估值大幅陷落收尾。
2013-2015年移动互联网行情:2009年,4G技能初次在瑞典完结商用(海外映射)。我国于2013年末发放4G车牌(本乡化)。尔后,手机等便携终端销量敏捷进步,一起各类软件运用浸透到作业日子中(不知道范畴),将移动互联网行情面向极致。
2020-2021年新能源行情(以新能源轿车为例):2013年特斯拉证明电动车商业化的可行性(海外映射)。在补助退坡&双积分方针的推进下,我国新能源轿车在2020年前后完结商场化(本乡化)。未来智能驾驭或是其要点开辟的方向。
►往后看,本轮科技牛方兴未已
微观环境方面,其时根本契合“经济筑底,方针发力”的特征。一起,2025年3月两会确认的财务方针愈加活跃,钱银方针以宽松为基调。
工业方面,AI和机器人工业均迈入本乡化阶段,对应DeepSeek等国产AI大模型和宇树等国产人形机器人。两者与大规划运用仍有间隔,但也是未来的添加空间。
往后看,科技行情短期内或许面对必定不确认性,但中长时间行情仍然值得等待,需求持续盯梢工业验证。板块方面,AI和机器人主线或将遵从“硬件先行-软件随后”的规则。
危险提示:地缘政治呈现超预期事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财务方针落地作用不及预期;科技工业打开不及预期。
科技成为上一年924行情后的首要头绪。在9月底的“普涨”之后,商场共阅历三轮上涨,均与科技相关。
详细来看,2024年10月18日:半导体板块大幅上涨(当日科创50大涨11.33%),并敞开了榜首轮反弹行情;时至11月初,行情在“科技+消费”种类的推进下加快上涨。
2024年11月27日:第二轮反弹开端。虽然相同存在方针预期推进,但这轮反弹的“含科量”更高,体现在机器人和豆包概念开端发酵,“AI+机器人”的主线开端闪现。
2025年1月13日:行情再度进入反弹区间。与前两轮不同,本轮反弹简直完全由科技工业自身推进,方针预期的影响并不显着。也是在这一轮中,DeepSeek、宇树机器人等工业抢手成为商场抢手话题,“AI+机器人”的科技主线根本建立。
郁言债市 摘 要 面对日渐杂乱的科技牛演绎,咱们以2008-2009年的手机行情、2013-2015年移动互联网行情和2020-2021年的新能源行情为参阅,并基于此提出了后续科技行情或许的演...
巴淡岛,马六甲海峡最大岛屿,与新加坡隔海相望,坐船前往不过四非常钟。这儿是印尼首要港口之一,也是东南亚线航的重要港口,单日集装箱吞吐量迫临2700个,未来有望提升至每年100万个。在间隔港口15公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