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本年6月,全球气温已接连13个月打破前史纪录,成为有气候观测记载以来最暖的时期。而刚刚曩昔的7月,仅比上一年同期均温低了0.04℃,成为自有记载以来全球第二热的月份。7月22日、7月23日更是以17.16℃和17.15℃的全球日均匀气温(含南北南北极),成为了人类前史上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两天。
极点的干旱与降雨在同一区域也接连呈现:6月中上旬,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地还在抗旱保灌,到了7月,陕西宝鸡、河南多地又先后遭受暴雨,南阳在7月16日1时至2时的一小时降雨量,高达148.3毫米,三天便下完了全年均匀的降雨量。
咱们正在阅历什么样的气候改动?
我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讨所季风体系研讨中心副主任魏科告知《人物》,未来,南北极化的极点气候趋势只会越来越显着——不下雨则旱,一下就涝,同一区域或许在不同月份先后阅历缺水和排涝。「听起来有点荒唐,但便是这样一个实际。」
2020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气候峰会上,呼吁全球各个国家宣告进入到「气候紧迫」情况,2023年,他指出,「全球变暖时代完毕,全球欢腾时代降临。」
依据《2023年全球气候情况》陈述,比起100多年前,2023年全球的年均匀气温升高了1.45℃,直逼《巴黎协议》的1.5℃升温红线。在魏科看来,1.5℃升温是气候体系面对溃散的临界值,而现在,这条红线正在被一点点打破。
不仅仅是气候和生计环境,气候改动更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更多不公平问题,而这些都仍待处理。气候改动怎样改动了咱们的城市和日子?又会把人类面向怎样的未来?咱们每个人又能做些什么?在与《人物》的对话中,魏科给出了他的答案。
「湿热只会变得愈加频频」
问:这个夏天,无论是我国南边仍是北方,以往人们应对高温与降雨的阅历基本上都失灵了。特别是北方,多地在6月遭受持续高温干旱,7月、8月又接连迎来暴雨。为什么咱们会阅历这些反常气候?